肖立权(中)与团队成员在机房讨论。
  新华社发

金秋时节,坐落在湖南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一片葱茏。从最初的“银河一号”超级计算机,到后来的“天河一号”“天河二号”,这里见证了40年来中国超级计算机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、从落后到领先的历史跨越。

有一位学者,是这一跨越当之无愧的见证者和参与者。他就是肖立权,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,“天河”系列超级计算机的副总设计师。

1997年,肖立权博士毕业,进入了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团队。刚参加工作,一项军队研发任务落在了肖立权所在团队。在团队中,他负责芯片光电转换的逻辑设计。“这部分问题,我读书期间没学习过。”于是他自己买书,查阅文献,终于编写出相应的代码。可还没来得及高兴,肖立权突然发现,代码始终运转不起来。

眼看着任务完成时间逐步逼近,他每天泡在项目上,中午、晚上下班之后,依然查阅各种资料、做运算模拟,经常饭都顾不上吃,晚上就睡几个小时觉。来来回回两个多月,关键问题终于被解决,整个研发可以继续推进。

“超级计算机的研发,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,要敢于实现别人没有的技术突破,不然就只能跟在别人身后。”肖立权说。在超级计算机自主创新研发的路上,肖立权和他的团队走得坎坷而坚定。

2005年“天河工程”启动,“天河”系列超级计算机开始研发,这标志着我国向世界超级计算机的最高水准迈进。

作为通用公共设施的“天河”超级计算机,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能耗,这在全世界都是棘手的问题。但肖立权所在的“天河团队”创造性地提出了“CPU+GPU异构融合体系”。2009年,“天河一号”研制成功,不仅能耗极大降低,更是以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五的运算速度创下我国超级计算机有史以来的最高世界排名。2010年11月,“天河一号”又升级系统为“天河一号A”,第一次让中国有了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,并引领“CPU+GPU异构融合体系”成为国际主流。2013年6月起,“天河二号”连续6次蝉联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,其应用也从“天河一号”的科学计算拓展至大数据处理、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。

面对眼前的成绩,肖立权没有停下脚步,而是把创新的眼光投向了未来。“其实超级计算机的技术攻关方向一直没有变,未来还是访存、通信、能耗、可靠性等几个方面。但随着技术的进步,基础器件技术将会发生重大变革,应用上也将出现大数据处理、人工智能等新的应用需求,而这,也是我们进一步自主创新实现领先的良机。”肖立权说。

“我们现在将关注点聚焦在核心关键部件自主研发、软件生态自主攻关上,我国的E级超级计算机已在全力研发。将来,超级计算机这一国之重器,通过数字仿真、模拟等功能,一定会对科学研究、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!”面对未来,肖立权充满信心。

关键词: 超级计算机